冷藏食品(比如冷藏的肉类熟食、豆制品、凉拌菜等)从出厂到超市往往并不能全程在包装上标注的冷藏温度下储存,如果是这样,就会提前过期。如果消费者不提高警惕,觉得还在保质期内,不经加热处理就直接食用,就有可能因致病菌或细菌总数超标而导致身体不适,甚至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危险北京协和医院预约挂号。
冷冻食品都写着-18℃下保质多少个月,实际上它并没有办法做到在运输途中和超市里稳定地保持在-18℃以下。因为冰柜是开口的,直接与室温的空气接触,还有很多人在翻动,所以它们几乎都毫无悬念地会提前过期,其品质、风味、口感都会发生变化。因此,购买这些速冻食品时,不要选临界期的,还是买那些最新出厂的产品比较放心。
另外,如果一种食品不能在规定的条件下储存,保质期就不算数了。比如酸奶,明明应当冷藏,可如果在室温下出售,那么其真实的保质期就会大大缩短。
还有一些食品属于长货架期食品,比如糖果、蜂蜜以及糖分很高的固体饮料等,它们放几年实际上都不会有安全问题。
Tips: 不同食品,临界期不一样
标注保质期1年或更长的,临界期为到期前45天(比如罐头、糖果、饼干等);
标注保质期6个月到不足1年的,临界期为到期前20天(比如方便面、无菌包装的牛奶、果汁之类);
标注保质期90天到不足半年的,临界期为到期前15天(比如一些真空包装并冷藏的熟食品、速食米饭之类);
标注保质期30天到不足90天的,临界期为到期前10天(比如一些灭菌包装的肉食品、鲜鸡蛋等);
标注保质期16天到不足30天的,临界期为到期前5天(比如酸奶、一些点心等)
伪劣食品犹如过街老鼠,人人喊打。但人们在日常购物时却难以识别。《伪劣食品防范“七字法”》,以通俗易懂易记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强化食品安全自我防范,以期使伪劣食品因缺乏市场而退出市场。防范“七字法”:即防“艳、白、反、长、散、低、小”。
一防“艳”。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,如目前上市的草莓象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、咸菜梗亮黄诱人、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等,要留个心眼,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?
二防“白”。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,十有八九会有漂白剂、增白剂、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。
三防“长”。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,3℃贮藏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采用巴氏杀菌的,保质期一般为7—30天。
四防“反”。就是防反自然生长的食物,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。
五防“小”。要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,这类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最低,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在这些企业出现。
六防“低”。“低”是指在价格上明显低于一般价格水平的食品,价格太低的食品大多有“猫腻”。
七防“散”。散就是散装食品,有些集贸市场销售的散装豆制品、散装熟食、酱菜等可能来自地下加工厂。
本文由;北京协和医院预约挂号提供转载注明:http://www.bjjkghw.com/由小郭编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