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样是社区医生,为何一冷一热?原来,两家机构的激励机制有所不同。第一家是公立的,医生“吃皇粮”,旱涝保收,多劳未必多得,所以医生不愿担风险;第二家是私立的,政府不保底,赚钱靠自己,所以医生愿意多收病人。 其实,养医生也是同理。只给“喂食”,不让“捕食”,医生就会越变越懒。过去,由于财政投入严重不足,社区卫生机构“以药养医”,医生养成了开“大处方”的坏习惯,老百姓深恶痛绝。如今,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机构实行“收支两条线”,业务收入全部上缴财政,医生吃上了“皇粮”。然而,“财政养医”的最大弊端是“大锅饭养懒汉”。由于绩效工资差距很小,难以体现“多劳多得、少劳少得、不劳不得”的原则,所以很多医生变懒了。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,医生和教师、公务员不同,不适合采取弱激励机制。如果医生拿固定薪酬,很容易产生惰性。即便有绩效考核指标,往往也形同虚设。例如,目前政府考核社区医生的主要绩效指标有两个:一是门诊量,二是门诊次均费用。前者是正向指标,越高越好,主要是为了解决“看病难”;后者是负向指标,越低越好,主要是为了解决“看病贵”。但事实上,医生很容易操控这两个指标。例如,诱导小病病人多看门诊,建议老人两天来量一次血压。这样一来,不仅门诊量增加了,而且次均费用也降低了。与此同时,医生将很多病情并不复杂、但耗费精力的病人推到大医院。这样的做法,虽然表面上达到了考核指标,但实际上与政府激励的目标背道而驰,导致了新的“看病难、看病贵”。 医生是一个高技术、高风险的职业,其服务人群的健康水平与医生的劳动付出密切相关。因此,在薪酬设计上,理应采取强激励机制。即劳动付出越多,技术水平越高,个人报酬越多。例如,安徽长丰县在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、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同时,政府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补偿大幅提高。但是,很多医生的积极性反而下降了,甚至还出现了推诿患者的现象。为此,政府出台了调整绩效工资比例和实施收支结余“二次激励”的政策。即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从过去的6∶4调整为3∶7。同时,将各基层医疗机构收支结余的30%予以返还,用于“二次激励”。此举极大地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,技术含量高、责任风险大和工作量大的医生,年收入大幅度提升。 可见,一个适宜的激励机制,让懒人变勤快;一个不适宜的激励机制,让勤快人变懒。